【浙江日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首日——来,共赴一场绿色之约
发布时间:2019-04-30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白丽媛 来逸晨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绿水逶迤,芳草繁茂,花鸟为邻。这田园般的诗意栖居生活,是人类对绿色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与追求。
4月29日,长城脚下,海坨山前,妫水河畔。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一场独具特色的全球绿色盛会,在世界瞩目中倾情上演。这是继20年前的昆明世园会之后,国际上最高级别的园艺博览会再次来到中国。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走进这座姹紫嫣红的万花之园、奇树之林,共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唯美画卷,共享生态文明发展的成果。
开园首日,本报记者现场见证了这一神圣时刻。我们穿梭在园区,近距离欣赏这场饕餮的园艺盛宴,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浙江馆位于中国馆一楼东厅,展现浙江清新素雅、婉约含蓄的独特气质。 本报记者 董旭明 奕婷婷 摄
一首常驻心头的江南忆
江南,是多少北国人脑海中不变的向往;浙江,是多少北漂人心中长存的乡愁。“这山这水浙如画,这乡这愁浙人家”,北京世园会用一座“浙江园”,将多少蕴藏在江南园林中的浙江故事,于匠心中淋漓展现。
上午7时30分,我们早早到达了世园会园区,安检入园后,一路小跑,直奔浙江园而去,只为不错过它的开园时刻。
潺潺水声,蒙蒙雾霭,踏入浙江园时,几位工作人员正蹲在“京杭大运河”的下凹式浮雕上,细心地擦拭着覆于其上的玻璃地板,他们正在为浙江园进行着正式开园迎客前的最后“梳妆”。
在浙江园主入口西侧,我们见到了浙江园的深化设计负责人——维多利亚老品牌vic3308工程设计院一所所长高博。在他的面前,是由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刻写的“浙江园”3个字。随后,我们随他一道步入月洞门,在开园前最后一次“检阅”浙江园。
自2018年6月动工起,建设团队用了10个月的时间,在这块空旷的平地上绘制了一幅现实版“富春山居图”。一心,两廊,五篇章,便是“浙江园”的“筋骨”。“我们通过景观设计,将空间进行划分。”高博说。
一心,便是浙派民居建筑“富春山居”。高博指着它所处的位置说,那里正是全园核心。两廊,则是分处园中左右两侧的“山水景观廊”“花园景观廊”。高博告诉我们,这其中,“藏”有一个包含着40余种浙江珍稀树种、乔灌木的“珍稀园”。“天目铁木,普陀鹅耳枥,百山祖冷杉,它们是植物界大熊猫,全世界仅浙江独有。”他熟稔地指出它们的所在,如数家珍。
循着他指的方向,我们看到,南树北栽,这些珍稀树种的枝头已冒出了幼小的芽,绽放出新的生命力。“例如百山祖冷杉,它生长在浙江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环境,为了在北京模拟这样的湿度环境,我们用了滴灌、喷淋、雾森系统,在展示的同时宣传植物保护的理念。”高博介绍道。
不远处,是层层的茶田,茶田之下的石壁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个大字赫然其上。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这里种着浙江茶的不同品种,白茶、黄茶、绿茶等。”高博说,茶树往往不耐寒,而此处为了用园艺的方式诠释出“两山”理论,建设团队将经济作物园艺化处理,将园艺与生产生活结合起来,“为了让茶树定向适应北方环境,我们对其进行了容器化的高海拔环境适应,再种植到北方,保证了成活率。”
最忆是江南。怀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向往,浙江园建设团队千方百计将江南山水至真至纯地“递送”到了北京延庆。筑梦千里,让浙江的乡韵、乡土、乡愁、乡风在此得以延续和升华。
一幅和谐共生的新画卷
“绿色、低碳、节俭、永续”是北京世园会的规划原则之一,也是中国要向世界传达的绿色发展理念。穿行在园区场馆内外,我们愈发深刻地感受到:绿色理念的确融入了世园会的方方面面。
沿着妫汭西路一路向北,在正对园区1号门主入口,犹如一柄如意的世园会的标志性建筑——中国馆顿时跃入眼帘。不仅外形亮眼,中国馆还是一座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建筑。
“为打造这些绿色建筑,设计师们可没少下功夫。”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中国馆的大部分展馆置于人工营造的梯田之下,利用大型覆土建筑结构的保湿隔热性能,降低了建筑物的采暖降温能耗;屋顶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地下设雨水调蓄池,经回收处理后的雨水将用于梯田灌溉;场馆还利用外部风道和内部自然通风系统,实现空气的夏季预冷、冬季预热,有效降低空调系统能耗。此外,场馆的钢结构屋盖还安装有1024块光伏玻璃,提高了光能吸收效率。
从中国馆出来,我们来到国际马铃薯中心展园,一座6层的下沉式环形梯田赫然展现在眼前,梯田里长满了郁郁葱葱的马铃薯和甘薯苗。走过去仔细一看,却发现这梯田竟然是用3500条废旧轮胎打造而成的。
现场的工人师傅告诉我们,这些轮胎全部从北京本地回收而来,不仅是梯田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整个展园的围墙构成材料。“就连塑料布也是回收来的,铺垫在轮胎底部就可以防漏控温,让不同耐寒属性的马铃薯在对应区域中实现良性生长。”
据了解,为了最大限度实现雨水在园区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园区积极建设“海绵园区”,雨水通过草沟、旱溪、砾石沟等不同方式汇入水体。
比如在浙江园,园区大面积铺装路面采用了传统材料与透水材料相结合的方式,按当地降水量数据需求铺设了盲管,既能保证古色古香的景观效果,又能通过缝隙满足雨水下渗与收集。“当降水较小时,雨水可通过绿地和路面自然下渗;短时降水较大时,雨水可汇集至盲管,继而汇流入园区水系。最终达到缓排、微净化、回收、储存、再利用的生态效果。”高博说。
一场生态科技的大型秀
沿着园区中路一路向西,我们来到了最有趣的植物馆。穿过厚厚的布帘,便进入到了植物馆内的多媒体数字展厅,这里仿佛是一个奇妙的海底世界,正在播放红树林发芽生长的过程,只要挥挥手、动动脚,身边的小鱼小虾就会凑上来与我们互动。
“世园会不仅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成果,更展现了科技与创新的力量。”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是由日本艺术团队打造的沉浸式数字艺术装置展览,利用100多台投影机打造出了一片虚拟的红树林,用数字技术还原了红树林为适应海潮涨落而演化出的胎生、支柱根、泌盐等生长机制,互动式的声光电效果调动人的各个感官,完全浸入式的数字化体验环境和更具象的红树、沙滩、水母,告诉人类那些关于红树林的不可思议的智慧。
世园会最不缺的就是植物,但走进植物馆一层温室,还是让人顿时大开眼界,600多种珍贵植物在这里肆意生长、绿意盎然。我们注意到其中一个透明水池——池内有树有鱼、有沙还有虾,我们凑过去细细一闻,还有一股海洋特有的味道传来。咦,这在水面上茁壮生长、在水面以下裸露根系的,不是红树林吗?
红树林不是只有在南方沿海才能见到的植物吗,怎么能到北京来“安家”呢?我们十分好奇。
“帮助红树林在北京‘安家’可不容易。”植物馆温室工作人员耐心地告诉我们,相比植物温室内的其他植物,红树林是较晚入驻场馆的植物,因为它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气温和环境的突变而受损或死亡,所以需要等天气转暖后才能运输。同时,这样的移植不是红树林本身的简单搬运,而是实现了植物生长体系的整体搬迁。植物馆选择了富含海水自然生成的微元素群的蚝壳作为红树林赖以生存的“海水”。
而在“海水”之下,藏着一个支撑温室内热带植物生长的科技秘密:一个具有净化循环和控温双重作用的复杂系统。据介绍,这套系统不仅可以净化“海水”,营造潮起潮落的效果,还能让室温始终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红树林和其他植物运用自身智慧“识别”出这就是它们的家乡,才会在这里“安心定居”。
在建筑设计上,植物馆顶层中部设置了椭圆形“ETFE膜”屋面,可以为馆内提供自然光,侧面还设计有竖向铝管遮阳,防止过多阳光透过玻璃给夏季室内带来额外的热量。令人惊奇的是,小到每一根竖向铝管的分布,大到“ETFE膜”屋面的形状,项目团队都采用软件模拟的方式预先分析并优化设计,确保满足热带植物生长所需的自然光照强度。
在世园会整个园区,为保障水体水质,还设置了沉砂池等过滤雨水。雨水通过草沟、旱溪、砾石沟等不同方式汇入水体,最大限度实现雨水在园区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同时加强雨水回收利用。“世园会闭幕后,园区是否还能继续使用?”面对我们的疑问,工作人员道出答案:永续使用是世园会规划设计的初衷之一,也是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的题中之义。世园会闭幕后,园区将转型为区域性大型生态公园。“其中,中国馆可转型为国家级生态博物馆,屋顶下方空间采光良好,可举办园艺创意工坊,传播园艺文化。模块化设计的生活体验馆也可根据功能需要灵活调整,带动多个产业发展。”
一座全球献艺的大花园
世园会作为世界园艺界的“奥林匹克”盛会,110个国际参展者和120多个非官方参展者应邀参展。不同种类的绿植花卉,世界各国设计师竞相献艺,令整个园区宛若一个微缩版的地球大花园。
园艺是人类智慧与自然的结晶。在中华园艺展示区的北端,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北京室外展园与中国馆遥相对望。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不同于往届世园会以皇家园林风格为主的做法,北京室外展园把表现目标锁定在北京的百姓之家,“目的是将四合院作为北京园的核心景观,让全世界从一个小院落看到一个大北京。”
占地约4200平方米的浙江园,则依据“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水格局来营建,通过景观地形模拟浙江特色地形地貌,用河道曲线模拟浙江母亲河钱塘江,赋予之江滋养浙江大地的美好寓意。
由94把钢铁“花伞”簇拥而成的国际馆,则如同一片花海飘落在园区。“我们想模糊地域、边界的概念,打破不同文化的边框。整个建筑不会让人联想起某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这里是无边界的,世界各国的游客来到这里,就像走进一个大森林一样。”胡越工作室有关负责人说。
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选用丝绸之路景观带沿线的植物,在创意展园里,两位英国设计师构建起“新丝绸之路”花园。他们想借此园表达——中国正在以新的贸易路线、交通运输方式与世界各国展开交流与合作。
来自美国的设计师团队带来了“东西园”,他们尝试寻找东方与西方园艺空间里的“和而不同”,将中美两国共有的植物、同科属植物的不同品种齐聚园中,形成独特的湿地景观。
北京世园会搭建的,不仅是世界园艺业展示和欣赏的平台,也是贸易和合作的平台。我们来到法国展园时,3位法国面包师傅正在厨房里烤着香甜松软的面包,引来众多游客驻足选购。“食材有些是从法国运输过来,有些则是法国的品种在本地进行繁育,有些品种在中国的气候条件下也长得不错。”面包师傅笑着告诉我们。
“法国展园得到了很多法国企业的支持,他们希望借世园会的平台促成更多的相互了解和合作。”法国展园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为此,园区的二楼被打造成餐厅和会议室的区域。“人们坐在餐厅里,可以俯瞰世园会的全景,在气候宜人的春夏季品尝美食,通过交流沟通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
不同的创意理念,各异的植物,勾连其间的是世界各国人民对绿色生活和美丽家园的共同追求。
长城脚下,这曲人与自然交流对话的绿色乐章正在缓缓奏响。